没有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
而重农抑商,才是国之根本。
哪怕李世民再是雄才大略,也没有办法摆脱时代的束缚。
这时,褚遂良却再了出来,献策道:“陛下,洛阳占据运河之中,本就粮仓丰盈,即便是断绝粮道,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说缺乏粮食。”
“然洛阳城内,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相互勾连,形成了一股庞大而又复杂的势力网。”
“这其中,以长孙司徒所领之长孙氏最为势大,长孙司徒德高望重,在洛阳世家之中素有声望,犹如那众星捧月中的明月,一呼百应。”
“若能得长孙大人牵头,联合洛阳诸世家,与我城外大军里应外合,如此内外夹攻,破洛阳城便指日可待啊!”
褚遂良的声音在空旷大殿内回荡,掷地有声,仿佛给这沉闷的氛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番话,确实是让李世民眼睛一亮。
再强的堡垒也架不住内部攻破,李世民自是想越是简单突破洛阳越好。
褚遂良的这番话,正合心意。
当即把目光转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心中猛地一紧,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攥住了心脏。
但他毕竟久经官场的风风雨雨,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定力与城府,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微微拱手,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臣虽在洛阳长孙家有那么些许根基,可太子李承乾绝非庸碌之辈。”
“如今贸然行事,风险极大,犹如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恐难成功。”
“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说话间,长孙无忌的余光看向褚遂良,心中有几份生恨。
他跟褚遂良之间向来无仇无怨,现在褚遂良却是要拉他下水,简直可恶至极。
褚遂良其实是感受到了长孙无忌的怨恨,然而却并不怎么在乎,直接无视了。
现在的褚遂良,可谓是春风得意。
五姓七望在世家圈子里有着庞大的影响力,尤其是文人圈子。
因为这段时间发生的各类事情,让褚遂良成为了五姓七望的座上宾。
加之魏王这边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极大。
褚遂良当然不担心得罪长孙无忌了。
你长孙无忌是陛下凌烟阁的第一功臣,可他是未来魏王登基的第一功臣。
加之五姓七望相助,谁怕谁呢。
所以昨天有人过来,跟他讲述想要拉长孙无忌下水,整合洛阳城内世家势力一同背刺废太子的事情后,褚遂良当即就一口应了下来。
这才有了今日的上奏。
李世民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而又充满威严,直直地盯着长孙无忌,那眼神仿佛能洞察他内心的每一个想法。
片刻后,才沉声道:“无忌,朕与你相识多年,素知你我同气连枝,情同手足,犹如那伯牙子期,心意相通。”
“如今大唐有难,太子叛乱,公然与朕作对,挑战朕的权威,朕决意平叛,以正朝纲,重振我大唐之威。”
“你身为朕之肱骨之臣,深受朕恩,又怎能在此关键时刻推诿退缩?”
“洛阳世家以你为首,若你能牵头此事,成功的希望必将大增。”
“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无忌,便由你来负责。”
长孙无忌心中暗恨,恨褚遂良的多嘴,将自己推到了这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现在想要夹缝求生的路子被直接堵死了。
二选一,他也没得选。
陛下这边,也不会给他回旋的余地。
自然是不敢违抗圣意,只得拱手,沉声道:“是,陛下。”
而后道:“只是此事干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犹如在错综复杂的棋局中落子,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臣需细细谋划,制定周全之策,还望陛下宽限时日。”
李世民点点头:“准。”
没有警告什么。
然而长孙家作为皇亲国戚之大族,能有今日,完全是凭借李世民所带来的,也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关系。
因而这件事一旦定下来,就只能是去办。
拖是没有办法拖的。
长孙无忌眼神平静的看了一眼褚遂良,再次拱手道:“谢陛下。”
他跟褚遂良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
洛阳。
长孙无忌的动作也快,很快就把命令传入洛阳城内的长孙家族。
长孙家族人其实是很庞大的,只是知名的人不算多。
长孙氏源自鲜卑拓跋氏,出自北魏皇族。
据《魏书官氏志》载,至拓跋邻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
拓跋氏、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再加上乙旃氏、车焜氏合称北魏宗族十姓,拔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长孙无忌的家族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其始祖长孙仁,辅佐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在位,授南部大人。
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时,长孙无忌的先祖长孙稚加入了宇文泰的西魏,长孙家族从此加入关陇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