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军入城,平叛之事易如反掌。”
“此乃我等立功的良机,若能成事,日后我等世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必能更上一层楼,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这话听起来很振奋人心,可能站在这里的,哪个不是人精。
“话虽如此,可也不可掉以轻心呐。”
孙家的一位老者捻着胡须,满脸忧色:“李承乾既敢据守洛阳,岂会毫无防备?我等欲策反守将,还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叫其察觉我等意图,否则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长孙家的中年男子神色凝重,不慌不忙道:“这一点我亦有考量。”
“我等可先遣族中与那些守将关系亲厚之人前去接触,旁敲侧击,探其心意。若见其有动摇之态,再许以厚利,晓以大义。”
“且我等可多管齐下,一面策反守将,一面在城中散布流言,以乱其军心民心。”
却有人害怕:“万一事败,也不知道废太子会怎么对付我们。”
“那刀剑可是不长眼的。”
张家的公子哥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怕些什么!”
“如今李承乾才是叛国之贼,我等助陛下平叛,乃大义之举。”
“况且我等谋划周详,又有众多世家联手,岂会轻易败露?”
“事成之后,陛下必当重赏我等,又怎会降罪于我等?”
“退一万步讲,若我等按兵不动,待李承乾在洛阳站稳脚跟,我等这些世家迟早会被他清算,到那时才是大祸临头。”
“大家好好想想,废太子的新政,在辽东是如何实施的,那么多的贵族,全都被他搞的那个大审查所抓捕,硬是没留半点。”
“要是太子在洛阳这么一搞,请问在坐的诸位,谁能受得了?”
众人听了,皆陷入沉思。
太子在辽东搞的那些事情,听起来真是叫人害怕,那可真是直接掘世家的根基。
要是在洛阳这么搞一遭,在坐的世家,大概是没人能逃过的。
倒是因为这事,先前太子那边倒是说过,不会用来对付大唐世家,只是对外邦的手段。
说是这么说,可真能信吗。
就在大家以为,要同气连枝的时候。
偏偏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家老者缓缓起身,长叹一声道:“诸位所言虽有理,可我王家终究家小业微,根基皆在洛阳。”
“一旦事败,那李承乾必恼羞成怒,我王家上下岂有活路?”
“再者,那李承乾手中握有霹雳火,此乃连陛下都忌惮不已的攻城神器。”
“想当初,太子征讨高丽,便是倚仗这霹雳火,势如破竹,攻无不克,轻松荡平高丽,而后又连下新罗、百济,一统辽东之地。”
“如今陛下大军迟迟未发,想必也是忌惮这霹雳火的威力。我王家实在不敢贸然行事啊。”
此言一出,堂中顿时一片寂静。
霹雳火的名头,便是成就太子的丰功伟绩。
这可是陛下都羡慕的好东西,组建了火药司,召了那么多高门大道,前些日子还有魏王悬赏。
可到现在,也没听说弄出来。
还是只有太子掌控。
要是大军攻城,被这霹雳火一炸,陛下的大军,恐怕要真打下洛阳,也怕是要很费劲吧。
当然,即便是说太子有霹雳火,众人也没觉得陛下会输。
只是看耗费多少罢了。
张家的公子哥面色一沉,冷笑道:“王老伯,话可不能这么说。如今我等世家联合,本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
“若你王家置身事外,坐享其成,日后我等事成,又怎会容你王家继续在洛阳城中逍遥?”
王家老者面露难色,拱手道:“张公子,并非我王家不愿出力,实乃我王家实力微薄,实在担不起这等风险。还望诸位体谅我王家的难处。”
陈家的年轻一辈代表也开口道:“王老伯,您若此时不参与,日后李承乾若是知晓,定会认为您王家与我等是一伙的,到时候您王家同样难逃一劫。”
“况且,如今陛下圣明,大军压境,李承乾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您又何必为了一时的安稳,而将王家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呢?”
孙家的老者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王老弟,我等都是在洛阳城扎根多年的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你王家若是不参与,我等为了确保计划周全,也不得不防着你王家。”
“到时候,可就别怪我等不念往日情分了。”
王家老者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逼迫,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中满是苦涩。
他深知,如今自己已无退路,若不答应参与,王家在洛阳城怕是再无立足之地。
沉默良久,王家老者长叹一声,无奈道:“罢了罢了,我王家便随诸位一同行事吧。只是还望诸位在谋划之时,能多为我王家考虑一二,尽量减少我王家的风险。”
长孙家的中年男子微微颔首,说道:“王老伯放心,我等自然会统筹兼顾,不会让任何一家世家独自承担风险。如今我等既已达成一致,便需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克难关。”
“大家回去后,务必按照计划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