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既要又要还要(1 / 2)

水晶吊灯的光柔和地洒下,映着陈国辉和张新萍复杂而关切的脸,也映着陈倩慌乱的双眼。

她看着哥哥平静无波却深不可测的眼眸,又低头看看平板上那刺目的红色警告和堆积如山的待发货订单,手指无意识地蜷紧,再松开。

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带着迥异的风景与挑战,清晰地铺陈在她面前。

一条是看得见的坦途,象牙塔的安稳与书香;

另一条是波涛汹涌的商海,混乱中藏着机遇,也布满她自己必须跨越的荆棘。

而哥哥给出的第三条路——兼顾,则意味着她必须在两个世界之间划下清晰的红线。

并且立刻、马上,就要学会在其中一个世界里,像一个真正的决策者那样去战斗。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中央空调出风口细微的送风声。

父母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陈倩脸上,那里面盛满了期待、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

他们多么希望女儿能立刻抓住那份触手可及的体面安稳。

而且,大学老师,收入也不低。

至于公司那边,女儿当个甩手掌柜不就好了,家里又不是没钱。

陈倩没说话,只是死死的盯着屏幕。

那代表着灾难的红色数字还在跳动,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愤怒的顾客,一笔可能流失的生意,一份王慧芳此刻正在电话那头崩溃哭泣的压力。

这摊“烂泥”是她和王慧芳亲手搅和出来的。

从在虾皮上尝到甜头,到雄心勃勃要做独立品牌站,每一步都有她的参与和决策。

现在楼塌了,她怎么能拍拍屁股,转身就躲进象牙塔里,把一地狼藉全丢给王慧芳和那个不靠谱的技术团队?

那种感觉,像临阵脱逃的逃兵。

可交大...李校长亲自安排的路...

安稳、体面、社会地位都很好,是父母眼中完美的归宿。

那也是她学了四年师范,内心深处并未完全熄灭的火苗。

放弃?她也不甘心。

一股混杂着倔强、不甘和破釜沉舟的冲动猛地冲上头顶。

她抬起头,目光迎上哥哥沉静如深潭的眼睛,那里没有催促,没有评判,只有等待和一种近乎冷酷的“你自己选”的意味。

“哥,”陈倩的声音有点发紧,带着豁出去的决断,“教职我要!独立站的事,我也要管到底!但管,不是像以前那样稀里糊涂地跟着救火!”

主打一个既要又要还要。

陈默脸上没什么意外,只是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示意她继续说。

要是换个人陈默肯定开骂了,谁让这是自己的亲妹子呢。

陈国辉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张新萍更是“哎呀”一声,满脸的不赞同。

“交大那边,按李校长说的,我去!教学助理或者辅导员都行。”陈倩语速加快,思路在压力下反而变得异常清晰。

“时间上相对灵活,我能安排好。但公司这边,我的身份必须变!”她看向陈默,眼神异常坚定,“我不再是跟着慧芳瞎忙活的小股东了。哥,你教我怎么划清权责,教我怎么在明天早上的谈判桌上,让技术团队和华兴云的人,把他们该认的责、该赔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我要当个明白的股东,该追责时能拍桌子的那种。要不你帮我站站场子?你在旁边看着就行,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说话。”最后一句,她说得有点没底气,但眼神亮得惊人。

“倩倩,你自己啥水平自己不知道?”陈国辉忍不住了,声音带着火气,“交大多好的机会,你分心去弄那个烂摊子,万一两头不讨好怎么办?那独立站才几天?能跟交大的金饭碗比?”

张新萍也急急地拉住陈倩的手:“是啊倩倩,听妈话,公司那边不用管了,该退股就退股。你安安心心去交大上班,那才是正经前途!”

陈倩的手被母亲攥得生疼,她没抽出来,只是固执地看着陈默,像等待最终的裁决。

她知道现在这个家里陈默说一句话顶她说一万句。

陈默的目光在父母焦灼的脸和妹妹倔强明亮的眼神之间缓缓扫过。

客厅里紧绷的气氛几乎要凝成实质。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伸手,拿起了陈倩放在一旁的电脑。

修长的手指在触摸板上快速滑动、点击,调出华兴云的控制台、ECS实例监控、数据库负载、网络流量分析图。

他的动作冷静而精准,像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查看病灶的影像。

几秒钟后,放下平板,抬眼看向陈倩,语气平淡无波,却带着一锤定音的力量:“行。”

陈国辉和张玉兰同时愕然地看向儿子。

“教职那边,按李校长的安排走,我会沟通好。”陈默的目光锁定陈倩,“公司这边,权责从此刻起,按我说的划清。第一,你是股东,首要责任是确保投资安全和权益最大化,不是运营,更不是救火。独立站崩盘,第一责任人是CEO王慧芳和技术负责人。第二,你的精力分配,以不影响交大本职工作为前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他站起身,身影在客厅投下压迫感十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