琛讲了今日把几人叫来的原因。
五年前,几个跟着他的小弟,死于警方的多次扫荡。
他不想噩梦重演,所以挑选出了他们这几个案底干净的年轻人。
让他们去读警校,做阿r。
为自己探听警方的一举一动。
……
“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过我不同意。”
“我认为我们出来混的,是生是死,应该由自己决定。”
伊果此时算是有些明白了过来,这电影和之前自己认为的警匪片有些不太一样。
讲的竟然是卧底的故事,而且还不是警方的卧底,是帮派的卧底?
……
很快,镜头一闪而过,许空扮演的年轻刘建明,已经进入了警校。
而另外一条线也缓缓展开。
另外一位叫做陈永仁的年轻人,被校长挑选推荐给了高级督察黄志诚。
他凭借着出色洞察力和记忆力,加上本人的聪明机警,被选中成为了卧底的人选。
最终陈永仁离开了警校,他的档案也成为了高级机密。
伊果此时已经明白了整部电影的剧情。
大概就是两个卧底作为主角,构成的一部和港城传统警匪片有些不太一样的故事线。
……
值得玩味的是,不管是刘建明还是陈永仁,看得出来两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谈不上多情愿。
更多的反而是一种迷茫感。
两人估计在后续的故事情节当中,会形成一个比较鲜明的对照。
伊果根据自己以前的一些经验猜测着。
与此同时,电影的节奏突然加快。
一段快速的蒙太奇交叉剪辑,展现了两人快速从青涩到成熟,在各自领域不断向上爬的一个过程。
直到里面的许空和另外一位年轻演员,变成了大家熟悉的师瑞和季邦和。
……
许空的戏份应该到此就结束了。
伊果觉得有些可惜。
虽然说看得出来,整部电影的设计就是这样的。
但就算是他,也还是期待着许空能够有更多的一些表演。
刚才的这一段,许空甚至连台词都没几句。
甚至也称不上需要多好的演技,更多的就是有点像是彩蛋一样的客串角色。
不过从这方面也看得出来,许空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着很深的认知的。
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角色和戏份。
丝毫不会想着一定要去当男一号的想法。
这是好事,但还是让人有些遗憾。
许空光是露脸,实际上就让人觉得是视觉上的享受了。
……
电影正式进入正式的叙事节奏后,没有第一时间展示一些十分剧烈的警匪冲突戏码。
而是先让两位主角来了一次凑巧的偶遇。
是在一家对于现在观众而言,颇有年代感的音像店里。
接下来剧情开始徐徐展开,当初将陈永仁推荐给黄r的校长去世了。
他的去世,也代表着从此之后,只有黄r一个人知道陈永仁的卧底身份。
场景很快来到了一处天台上。
黄r约陈永仁见面,好心劝他别忘了自己是警察。
应该去看心理医生,缓解自己的暴力倾向。
此时陈永仁也总算是忍无可忍了,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明明说好三年。”
“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就快十年了,老大!”
……
而另外一边,另外的一位主角刘建明,靠着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坐到了情报科高级督查的位置。
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能力十分出众的优秀警员。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成功的假扮律师从罪犯那里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下属们纷纷夸赞领导真有两把刷子。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因为刘建明能够时不时的从自己老大韩琛那里获得更多的线索。
自然是比其他人办案起来更容易。
而且这次针对的罪犯,正好是琛哥的死对头之一阿毛的手下。
这次的行动,既能够为刘建明的履历加上一笔,同时还能够铲除自己死对头。
属于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了。
……
此时电影的剧情节奏已经开始正式进入正轨。
包括伊果在内的观众们,也都逐渐沉浸到了剧情当中。
对于伊果而言,实际上她本人对类似的警匪片是不太感兴趣的。
但许空这次的这部《无间道》确实是有些不太一样。
剧情上双卧底的设计,的确是点睛之笔。
最重要的是,里面虽然看起来目前为止戏份不多,但像是黄r,韩琛两位对立方的头目,人设和气场各方面都立住了。
这帮港城的老演员们,其他的不说,但演技底确实是足够好。
加上整部电影又是熟悉的港片风格,完全是舒适区内,可以说给足了最大的发挥空间。
……
接下来的一场戏,几乎是全程无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