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 不是老了是什么?(6 / 6)

是正处,所以并没有引起列车长的注意。

如果是京城局的列车,茶水不说,果盘和糕点一定是有的,列车长也会来拜访,上车接,下车送,服务一定到位。

不过李学武并不是骄奢之人,更不是吹毛求疵之辈,哪里在乎这些。

他现在的时间很紧,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应酬上,所以包厢里静悄悄的。

火车是中午从奉城站出发,到京城站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

列车还没停稳呢,列车长便收到了列车员的汇报,说站台上有台大红旗。

火车虽然在进站后减速,可速度一点都不慢,列车长收到消息的时候,她已经看见站台上的那台黑色高级轿车了。

不用想,不是有大领导要上车就是有大领导要下车,可她的车上哪有大领导啊,首先就可以排除最后一项。

可要说有大领导要上车,她更应该提前接到车站的通知并准备好车厢的啊。

列车长糊涂了,可心里糊涂,脚上却很麻利,瞅准了大红旗停靠的站台位置快速地判断出了汽车所对应的车厢。

她依照工作经验并没有往车厢里闯,去追站台,这个时候旅客急着下车都堵在了过道上,她只能等着列车停稳了再下车。

从站台上赶过去,一定比从车厢里赶过去要节省时间。

只是今天在京城下车的旅客特别多,她在普客这边值班本就是应付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当她从车厢里出来,帮着列车员梳理好下车的队伍再往那边赶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她眼瞅着那位从奉城上车的处长被红旗车上下来的秘书请到了车后座,而他随行的秘书则同下车的秘书一起装好了行李便回了车上。

再等她赶过去想要打招呼的时候,红旗轿车已经开动,在站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往另一边开去,她只能错愕地瞪眼睛。

除了感慨京城水深,她只能埋怨奉城站那边没有注意到重点旅客的关键信息。

像是这种特殊的旅客,每次开会领导都会强调要做好服务工作。

什么叫服务工作?

难道她做的还不够吗?

这得看怎么理解,如果重点旅客上车她没有发现,没有做好联系工作,那就是工作没做好。

铁路是这个时代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依托这一条件与地方各单位部门维系关系,处理关系的纽带。

每一位上车的重点旅客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到未来工作的关键,能做好提前量,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那位疤瘌脸实在是有点年轻,再加上那两人没有摆谱,更没有特别的要求,一直关在车厢里忙着什么,所以她也没注意到有什么特别的。

现在看出特别来了,可也晚了。

都说京城的水深,可能乘用大红旗的还是不算很多的,哪个不是有名有号。

李学武真没觉得自己有这个谱,更没想到李怀德会给他来这么一手。

从李怀德那接手的伏尔加m24已经被于喆开到钢城去了,这次回京自然不能折腾回来。

他回京要用车是提前给综合管理部打了招呼,特别叮嘱了用一台羚羊就行。

结果呢?这叫特么惊喜?

李学武坐在后座看着窗外没怎么说话,副驾驶的栗海洋也保持了沉默。

唯独第一次来京城的张恩远有些忍不住地激动和好奇,他只在报纸上看见过这台汽车,没想到这么快就坐上了。

他更是好奇京城的街景,看着就比钢城的大气,尤其是沿街的高楼大厦。

在这个时候,六层楼就算高楼,十一层就算大厦了,因为需要人仰望。

栗海洋从后视镜里也看到了秘书长新秘书的举动,只是心里也在暗暗奇怪,秘书长这一次怎么找了个这么老的秘书。

张恩远虽然不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可也不是四十多岁的老同志,三十多岁正是男人最能打的时候,哪里就老了。

可在栗海洋的眼里,三十多岁了才被选用做秘书,不是老了是什么?

这样的人几乎没什么发展潜力了,就算在秘书长身边干一辈子,到头来也只是个正科,下去了多也就是个副处。

别说栗海洋狂的没边了,就是张恩远自己随秘书长来到集团,下车上楼,一路上见到的年轻面孔也是扎了他的眼。

集团机关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年轻有为的年轻,他真怀疑自己老了。

有种“历尽艰辛的飞升者,成了围剿猴子的十万天兵之一”的感觉。

红星钢铁集团强大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