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扯下辫子,昂首向前(2 / 5)

当然,是西方视角下的20世纪史。

“路,请坐!”

“谢谢。”

艾略特很满意他四下逡巡的目光,相信很少有人会忽略这些书籍所代表的震撼、宏伟的历史。

尤其是从1923年创刊以来的,这80多年间全世界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访谈区是丹麦设计师finn juhl的酋长椅与配套胡桃木茶几,两人坐定,艾略特开口道:

“路,你是大导演,不妨指导一下今天的摄影机位。”

路老板回头扫了眼角落架设的sony hdw-f900摄影机,周围的打光、麦克风阵列声效捕捉等都非常精确专业。

“非常完美,可以开始了。”

艾略特点头:“好,那我们开始。”

“我看过你在《拉里金现场》的采访,他的风格是天马行空,但我们会有一条主线。”

“在我的设计中,这条主线是你所代表的中国艺术家,在时代浪潮中的表现,我们希望透过你去了解中国,可以吗?”

“可以。”

艾略特笑道:“既然是年度封面人物,那我们就从年初你的《历史的天空》谈起。”

“这部电影前后经历的波折非常多,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你们的拍摄片场,中途受到了很多反对者的抗议,但终归在柏林大放异彩,在奥斯卡现场也博得掌声。”

“实际上,我们也注意到,就在你拍摄这部电影的同时,2007年10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立。”

“截至目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查机制,已经开始对东大进行首次审议。”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很凑巧的是,你这位东大导演,先后通过《历史的天空》、奥运会开幕式等途径致力于展现正面形象,事实上形成了对上述审议的舆论对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请问,这是否出自正府的授意,你对近日媒体给你贴上的红色标签如何看待,或是辩解?”

这开门都不是见山,直接见刀。

即便路宽对今天采访的难度有充分预测,还是没想到会从这么一个刁钻的角度展开。

艾略特的国际视野毋庸置疑,他很擅长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素材加以串联,形成自己的论据。

关于这次审议,在国内的讨论声是不大的,但在西方却被媒体拿出来热炒,原因不言自明。

路宽可以避重就轻地一句不参与政治话题就轻轻略过,但如果这样,今天所有的话题几乎都要略过。

他和记者处于一种合作对抗状态,消极对抗是没有意义的。

“艾略特先生,请问你出生在哪一年?”

“1951年。”

“哦,我那我对刚刚你提出的问题就不那么好奇了。”路宽笑道:“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

“在你大学毕业和工作进入正轨的70-80年代,北约、华约的对抗走上高潮,所以我很能理解——”

“你刚刚的问题,是带有显著的冷战思维的,对吗?”

艾略特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冷战是政治与政治的关系,我们今天聊的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好,就如你所说,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青年导演微笑道:“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同年,克氏提出北约东扩计划。”

“我可不可以认为,美国通过在文化领域高举反战与人权旗帜,建立道德优越性,来配合自己在中东欧的扩张?”

“按照你的推断,那北约东扩的本质并不是文明工程的扩张,是以自由民主之名侵蚀他国安全空间。”

艾略特神情严肃地摇头:“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重大关联。”

“我也是,刚刚是我的杜撰。”路老板笑道:“我认可美国梦,也在践行美国梦,我喜欢这个国家的很多方面,我在美国有着巨额投资。”

“你们可以去看一看,我有没有把在美国赚的一分钱带走?”

“同理,如你所说的,我通过艺术作品配合当局的国际政治行动,是无端揣测。”

艾略特扶了扶眼镜:“但从《塘山》、《天空》到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充斥着很多军队和官方的元素,以及你对他们的形象美化。”

“就拿开幕式震撼人心的击缶而歌来说,2000多名演员都是军人,这一点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出于艺术考虑。”路宽淡定道:“我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一部科幻片,里面有涉及到航母的拍摄镜头,事实上我希望同美国军方沟通,能够在合理限度内提供拍摄便利。”

“看,我的电影也有美军的镜头,这有什么区别吗?”

艾略特惊讶道:“路,你是认真的吗?”

他是全球政治经济专家,但不代表什么都懂,比如这些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细则。

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军方专门有一个“娱乐媒体办公室”,隶属于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

剧组只要出钱就可以租用各类装备、接受军方培训,《钢铁侠》里的f22和基地场景就是实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