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真相浮出水面?(2 / 6)

子们自己的天赋和实践。”

老王头啧啧称赞,嘴上好话说个不停:“伊妃别的不论,这个坚韧不拔能吃苦的顶级天赋,现在在学校里已经很少见了。”

“对了,井甜也算一个。”

王敬松是02级即刘伊妃那一届的主任教员,四年一届,下一届就是06届。

上一世的井甜是在07年入学,这一世因为路宽的原因06年就从《历史的天空》剧组实习完进入北电,因此也成了王敬松的学生。

某种意义上说,她也成了小刘的“双料师妹”了。

路宽、刘伊妃夫妇向来也不是什么有架子的人,小两口在院子里走走停停,大家闲聊说笑,剧组里氛围热络。

小刘对着洗衣机得意:“真没想到我也有人见人夸的这一天啊!当初在《金粉世家》剧组快被挤兑完了。”

“现在过瘾了吧?走哪儿都有人捧着你。”

“还是不过瘾。”刘伊妃揶揄:“从小到大夸我的要么说长得好、要么说努力刻苦,跟刚刚的王老师似的。”

“我真的很想人家夸我是天才啊、有天赋啊之类的,像你一样。”

路老板莞尔,心道自己又算什么天才,这世上鲜有生而知之者。

即便穿越,没有自己上一世从小耳濡目染和艺术早教和本硕的专业实践与积累,凭什么能取得现在的成就。

路宽搂着老婆:“你这年龄还想做天才够呛了,不过可以生一个天才出来。”

“哈哈!”

张一谋等导演组成员刚刚开完会,把今天拍摄的善后工作搞定也下了楼。

路老板这回进组就有些乐得轻松了,只需要顾好自己角色这一亩三分地即可,他制片人的职责也有问界的专业制片主任代为行使。

在这么一个山清水秀无污染的地方工作,工作还没有任何压力,跟度假也没太大区别了。

张一谋、赵小钉、张沫、刘晓丽以及路宽夫妇,并本片的几位老戏骨溪美娟、赵苯山、王敬松等人都坐在主桌,小刘贴心地把童丽娅也叫了过来。

“各位导演、老师,这是问界的小童。”

童丽娅已经不是几年前刚出道时的怯懦模样了,大大方方地起身同大家问好。

张一谋也很给面子:“小童形象气质都蛮好的,问界出人才。”

“谢谢导演,我来给大家倒酒。”童丽娅笑着拿起鄂省当地稻香酒厂的“清样酒”。

外面请来的厨师做了些特色菜,加上原生态食材的烧烤,剧组很快边吃边聊起来。

张卫平闻了闻酒香、瞧了瞧包装,他倒是个识货的:“一谋,这酒不便宜啊。”

“鄂省本地酒,赵老师带来的,七八百一瓶,剧组今天算是借献佛了。”

这年头国内白酒都在走中高端化路线,高端的继续攀高,茅台都启动了“国酒工程”,在央视广告的投放比例剧增。

苏省的梦之蓝推出了m9,泸州的1573在提价,五粮液普五的包装也升级到了水晶盖,地方酒当然也随行就市,拥抱蓝海。

路老板两辈子加起来算是酒精考验了,不过这种出来得快、消失也快的省酒倒真没见到过,当下看着赵苯山打趣:“赵老师是带酒进组啊,比带我们这种带资进组的文雅了许多。”

赵苯山听得直摆手:“哈哈!路总这话说的,你就什么都不带,这国内电影圈里的谁还不盼着和你合作了?”

老谋子捧哏:“这话在理。”

“说实话,这一周的拍摄,也是我职业生涯里一次很新奇的经历。”

他举杯跟路老板碰了一记:“有小路在,我们每天都能碰撞出很多观点和思路,伊妃也非常优秀。”

“其实这种工作是一种享受啊,哈哈。”

路老板举杯一饮而尽:“谁说不是呢?白天工作,下班到风景秀丽的乡野散散步,顺便还把钱赚了,舒服!”

张卫平最近也顺从了不少:“那也得有你路老板这样的水平才行啊,其他演员可没这么轻松啊?”

小刘不动声色地撇了眼张卫平,她是知道问界对张一谋的“觊觎”的。

两者的合作既能保证老谋子的创作自由和质量,避免本就不多的国内大导因为场外因素再入歧途;

对于问界来说,也能多一位在国内导演圈极具号召力的顶级导演——

这一世的烂片《三枪》已经搁浅,上一部《黄金甲》也有了穿越者的介入得以改编,口碑良好。

阴差阳错之下,老谋子这一世没有了开幕式总导演的第一顺位荣耀,但他结交的这位北电小师弟,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

算得上是君子之交了。

只是让路老板很无奈的是,张卫平越来越像个识时务的狗腿子了。

究竟该怎么捉住他的痛脚,让老谋子看清他趋利自私的本质呢?

这也是桌上默不作声看戏的小刘,颇觉有趣的地方。

酒过三巡,赵苯山去了隔壁桌带回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喝得尽兴的老喜剧人一手搭着一个徒弟的肩膀。

“张导、路导,给各位介绍下我这俩徒弟,女孩叫丫蛋,男孩叫小沈阳,今年刚在《乡村爱情2》里露过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