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昇!怎么会是你?”对于这支骑兵的来路,李叔良在脑中想过无数种可能,可唯独没有想到对方的主将竟然是秦昇。一个令他们整个李家上下又气又恨又悔又怕的名字。当年秦昇跟李秀宁两情相悦之时,他们几个叔父辈是反对得最厉害的。原因也很简单,秦昇有本事不假,为他们李家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也不假,可他再怎么有本事,功劳再怎么大,也改变不了他出身寒微的事实。他们陇西李氏再怎么说也是关陇名门,李秀宁又是他们李家的嫡女,怎么能嫁给秦昇这种出身寒微之人,传出去岂不是让其他世家大族看了笑话,让他们陇西李氏沦为名门望族中的笑柄。很难说李渊最终决定悔婚跟他这些堂兄弟的极力反对有没有关系。如果他们李家坚持将嫡女李秀宁许配给秦昇会不会沦为名门望族中的笑柄不知道,可如今悔婚倒是当真让他们李家沦为了天下人的笑柄。很多人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他们李家的人到底是得了什么失心疯,竟然会悔婚逼走秦昇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纵奇才,转而将李秀宁嫁给一个平平无奇的柴绍。可以说,对于李家人而言,秦昇就是那个将他们陇西李氏死死钉在耻辱柱上的人,李家上下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一个个恨不得寝其皮,饮其血,啖其肉。可如今真见到了秦昇,李叔良好像发现自己其实也没有那么饿。此时此刻,看着城下秦昇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庞,他脑海中只有三个大大的疑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他什么时候从这里离开?”看着城上满头黑线的李叔良,秦昇不由露出一抹久别重逢的微笑:“长平王,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呀?”虽说秦昇笑得友善,可他的笑容落到李叔良眼中,却如同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一股寒意油然而生,在他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但他不想在这么多将士面前露怯,只能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冲着城下的秦昇色厉内荏道:“秦昇,你不好好待在你的河北,跑来我泾州作甚?”面对李叔良的厉声质问,秦昇依旧只是微微一笑:“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离开长安都有三年了,还怪想你们这些老熟人的,因此打算亲自去长安看看他们?”“什么?你要去长安?”听到秦昇的目标竟然是长安,李叔良的面色瞬间一阵惨白,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他当然知道如今唐军的十几万主力都在河东,留守关中和都城长安的不是一些老弱病残,就是征募不久的新兵蛋子,兵力很是空虚,一旦让秦昇率领这一万精骑杀入关中,则关中危矣!长安危矣!不行,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泾州,绝不能让秦昇的兵马踏入关中一步。想到此处,他强忍住内心的仓惶,低头俯视和观察着城下的隋军,却突然长长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看到城下的骑兵虽然军容齐整,浑身上下散发着难以言表的杀气,但军中并没有投石车、攻城槌或云梯之类的攻城器械。这些骑兵再凶悍,也不可能飞着杀进城内吧。此时李叔良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说话也硬气了不少,冲城下的秦昇厉声喝道:“秦昇小儿,你休得猖狂,有我李叔良在,你休想踏入关中一步。”看着李叔良一副色厉胆薄的模样,秦昇忍不住笑了:“长平王,你我也好歹共事过一段时间,应该知道我秦昇是个怎样的人,你觉得我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敢带着一万骑兵就杀来泾州吗?”一番话说得李叔良一颗刚放松下来不久的心再度提到了嗓子眼,可任是他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秦昇要如何在没有一件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攻下泾州。他有些怀疑秦昇是在故意吓唬自己,再次厉声喝道:“秦昇小儿,你休要诈我,有本事你就杀入城内,莫要逞那口舌之快!”“长平王,那你可要瞧好了!”如李叔良所料,秦昇没有再逞口舌之利,转而一挥手招呼自己身后一万骑兵道:“儿郎们,随我来,我们去南城。”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一万骑兵如同一阵风一般离开了北城,绕过城墙往南而去。李叔良闻言不由心中一惊。本来安定城有五千守军,可之前为了增援河东抽调走了大量兵马,虽说之后补充了一些,却只剩下三千人左右了。方才听说骑兵是自北面而来,李叔良下达的命令也是让城中将士都赶去北城防守,另外三面城只有几百人了,守备很是空虚。虽说隋军没有带什么攻城器械,可秦昇一个人一向诡计多端,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若是真让他趁着南城兵力空虚的机会攻破南城,导致整个关中有失,自己将成为李家的千古罪人。此时李叔良已经顾不上多想,在留下三百人防守东城之后,便亲自带着剩下的两千多兵马快步赶往南城。不少士兵刚从军营赶来北城不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到李叔良下令要他们立即赶去南城,
第296章 秦昇:攻城哪有遛人好玩(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