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一)(1 / 2)

第25章观光(一)

残忍,冷酷,无情!

金泯奎看向女票的眼神里满是哀怨。

但他也知道这段时间的秦黛雅,确实整个人都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当中。因此他只是委屈地沉默了一下,然后便抓起身旁的毯子盖在了秦黛雅的身上。

中午十二点,在太阳高高挂起的金陵机场,无数粉丝在机场等待着。很显然他们的行程已经被粉丝通过直播时间,以及航班表推算了出来。不过这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竞宣传时间实在太紧,在演唱会将至的情况下。

运营也不得不思考这种借粉丝进行宣传的手法。成员们在抵达后,分别乘上了一早便约定好编号的保姆车。其中秦黛雅和金泯奎的目的地是金陵的1912休闲街区。没错不是标准的历史人文景点,而是适合年轻人日常休闲或者City Walk的步行街区。

秦黛雅盘算过先前的导游书能够大受好评的原因。除了演唱会周边本身对以粉丝为主体的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以外。最核心的成功原因,便是因为秦黛雅找准了她们的受众定位。手账很常见,导游书更是全世界各地的旅游景区必备的装备。但为什么秦黛雅的导游书能够成功。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她抛弃了很多传统导游书的弊病。就比如导游书的选题。

自旅游业诞生以来,无论古今中外,都非常喜欢把旅游的宣传重点,放在那些非常高大上的历史人文景区上。

但问题是以这种选材为主题的导游书,就很容易会让大众产生一种类似教材说教的感觉。

把导游书变成历史书,这是很多旅游景区在对待游客时的通病。时代不同了,试想了这一代的年轻游客,哪一个不是经历过多年的历史课学习。

甭管人家学得怎么样,但整体盘算下来,出来观众的游客,真的很少会有人喜欢那种说教式的讲解。

人家来旅游的目的,是为了玩而不是学习。所谓的寓教于乐,从来都是让课堂变得有趣,而不是让人拿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跑去学习。

想要通过旅游学习到知识的叫游学,而不是游玩。就游客的角度而言,他们也从不需要导游把一个景区所有的故事背景全部讲完。

他们只需要导游能够把这一段景区描述得绘声绘色。最好就是干脆来段单口相声。

至于景区具体的那些历史人文。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只要人们对它感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到更为具体的知识。

所以制作旅游手账的重点,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真正从游客,尤其是目标游客的观光需求出发。

比如在导游书上附赠几张在不同景区的奶茶优惠券。让手持导游书的游客,可以在景区凭借优惠券,买到普通商店价格的奶茶。再来就是推荐一些,不是那么高消费,且真正适合游客吃的普通饭店。尤其是在面对很多带小孩的游客时,你介绍再多的当地特色,可能都不如来一张肯爷爷的优惠券来得实在。

因此只要把握住大众的需求,再把整个导游书的设计风格,做得更加精致美化。

就是那种平日里哪怕不看,放到桌面或者书架上也会很好看的程度。这样的导游书自然会有游客愿意买账。

至于最后的打卡位置。则是要让一切看起来更加的自然。不要像在景区大门口拍照那样,给人一种为了去哪个景点而拍的照片。而是要做到一种人与周边景区相融合的和谐。就比如眼下的这个1912街区,虽然是以民国风的建筑为主。但里面却也不乏很多现代化的商铺。

现代人,除了那种想要体验穿越感的特殊游客以外,大多数人来到这种主题街区,要的都只是一个氛围,而不是真的完全置身于那个时代。举个例子,我想这一代的年轻人,应该完全不会介意在古色古香的茶楼里喝奶茶吃炸鸡,这个在老一辈眼里可能有些倒反天罡的操作。同时他们拍摄时的穿搭,也不用真的完全契合这个景区。而是要给到大众一种,你是外地人,但是在这里游玩得很轻松很享受的氛围。

这才是导游书在面对外地游客时所需要做到的一切。不是像游客炫耀自己有什么,而是告诉游客如何才能轻松地在这里"玩"起来。

秦黛雅对这一点非常的有自信,但当她抵达街区,并打开金泯奎的行李箱,准备找找看有什么合适的衣服时。

”卧……

正在翻行李箱的秦黛雅,强行将后半句C语言压了回去。她从不怀疑自家男票的颜值和身材。

但长期只管打歌服的她,显然还是低估了直男审美在私服上的恐怖。运动服,短袖,帽衫,休闲裤……

或许是因为打歌舞台上的穿惯了修身衣服的原因,金泯奎的私服明显都是朝着运动休闲,而非潮流的方向发展。

这些衣服基本上都非常宽松。

用秦黛雅的话说这就是一种变相的"睡衣出门"。至于其他不在此列的衣服……

秦黛雅默默将"不小心"翻出来的黑色紧身老头衫塞到了行李箱的最下层。这种衣服…应该是回酒店穿给她看的。

没错,而且下次一定要给金泯奎买再小一码的。女生看男生穿老头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