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部署定,欲猛攻下(4 / 6)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419 字 2024-07-06

眈。

注:吕布并州5原人,张杨并州云中人,2人皆丁原故将。

陈宫找到镇守陈留的张邈,大力策反。

邈是曹操心腹挚友,操曾以家人相托;袁绍欲杀邈,亦赖操奔走解围。

然而…

陈宫策反的言论非常值得玩味:

“曹操不仁,咱们应该“暂且”把吕布迎来,大家“1起统治”兖州。”

宫说邈曰:“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魏书7吕布传》

“权”迎之,“共”牧兖州。

悖逆不臣、惑乱逼人之感扑面而来。

若“权”迎吕布,布至,又当如何?杀布自立?

若“共”牧兖州,则布又如何处置?与虎谋皮?

其中信息量之大,您品,您细品!

要注意,陈宫身为兖州东郡人,按制度不能出任兖州刺史/兖州牧。

因此,所谓“共牧”,实际就是陈宫居幕后“提线操纵”,吕布站前台“安作傀儡”而已。

地头蛇陈宫的真实想法,从他策反张邈的言辞中,可见1斑。

枣祗、薛悌、与(程)昱协谋,卒完3城,以待太祖。

陈宫在兖州“少与名士相连结”,故其存在广泛的人脉基础。趁曹操率主力东征陶谦(194),1夫作乱而“百城皆应”。兖州1时化作焦土。

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魏书十4程昱传》

陈宫叛乱时,整个兖州挂“曹字旗”的,止有4县:

濮阳县,东阿县,鄄城县,范县。

荀彧镇鄄城(曹操家眷所在),枣袛镇东阿,靳允镇范县。

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魏书十4程昱传》

最可忧者是夏侯惇镇濮阳。

因为夏侯惇根本不知兖州已叛,且陈宫此时亦在濮阳。

良、平之才的荀彧瞬间反应过来,其人立刻驰召夏侯惇,令其弃守濮阳,星夜奔鄄城。

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而兖州诸城皆应布矣。--《魏书十荀彧传》

濮阳大吏多与陈宫、张邈通谋,若继续留在濮阳,1无所知、其时尚非独眼龙的惇哥必死于非命。

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魏书十荀彧传》

惇忠烈,闻讯率亲随(典韦等)驰赴鄄城,此时鄄城已乱。短兵夜战,诛杀谋叛者数十人,曹操才算避免了“家小被劫持”的惨剧。

太祖家在鄄城,惇轻车往赴,適与布会,交战。--《魏书9夏侯惇传》

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魏书十荀彧传》

荀彧与夏侯惇死保鄄城;逼退前来劫掠的豫州刺史郭贡。

程昱作为未参与叛乱的兖州人,在范县、东阿县做“武装串联”;给枣袛、靳允等人做“思想工作”,力劝不降。

其时,范令靳允的家人已被叛军劫持,但允被程昱说服,并未倒戈,兖州才算保全了最后3个县:

东阿、范、鄄城。

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魏书十4程昱传》

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魏书十4程昱传》

枣袛、夏侯惇、程昱、荀彧等人,之后皆平步青云,尊贵无比。与其“面对考验,坚守底线”是不可分割的。

尤其是夏侯惇,作为1个“屯田比打仗时间更长”的独眼军官,最后竟位至大将军,其升迁资本基本全靠“兖州之乱”时的忠烈义笃。

注:程昱性格刚戾暴躁,屡次被人诬告谋反。魏武以全兖州之功,皆不置信,优宠有加。

“百城皆叛,卒完3县”。

这就是陈宫送给曹操的礼物。算是回馈自己被压制而不得发迹的“报答”。

云某不寒而栗,瑟瑟发抖。

曹操当死数矣,我(袁绍)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

需要注意的是,兖州之乱的平定,并非依靠曹操,而是依靠袁绍。

袁绍的驰援,来得简直不要太及时!

只不过魏国建立,需尽力淡化消抹袁绍的影响,但各方材料仍然明确指向袁绍才是“克定祸乱”的功勋。

陈宫叛乱时(194),曹操身在徐州,刚刚在郯县以东击败刘备和曹豹,正屠城示威,欲剿灭陶谦。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5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魏书1武帝纪》

注:陶谦此时6十有3,老迈病笃,同年即死。

听闻老家被抄,妻小险些被绑缚给吕布,曹操内心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