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部署定,欲猛攻下(6 / 6)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419 字 2024-07-06

阶至高(后将军)的朱灵,在《3国志》中无传,仅为附传,寥寥数笔。

这也能解释,为何朱灵有大功,却始终不受曹操信任,反而被曹操心腹于禁“毁营夺兵”。

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魏书十7于禁传》

从兖州动乱的时间(194),能明确推知,朱灵并非主动投靠曹操,其本传所谓“倾心曹公”完全是“不得不为”的秽史。

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魏书十7徐晃传-附传》

我呸!真不要脸!比苟哥赵旻还要厚颜无耻!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这1切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兴平元年“曹操受兵于袁绍”的真相。

兴平元年(194)的这场大浩劫,实际是出身东郡地方的豪强陈宫,自恃功大,却“不得发迹”的报复行为。

边让之死,不过是兖州门阀的“反叛借口”。其真实目的,是拥立1个无根基、无声望、且出身寒微的外乡傀儡。

边地武夫吕布,便是兖州豪强集团相中的代理人。

注:这与兴平元年(194)刘备牧徐州“异曲同工”,皆“地头蛇”拥立的“外乡话事人”的行为。

陈宫作为兖州豪强中表现最激进、野心最昭彰的代表,“连结海内名士”,煽动张邈叛乱的重任,自然也就当仁不让。

张邈…就这么被陈宫当枪使了。

“1夫作乱,百城皆应”时,虽有夏侯惇、程昱、荀彧等人死战不降,但“兖州之乱”的平叛元勋,却并非曹操,而是袁绍。

看陈琳《檄文》以及朱灵引注材料,便1目了然。

至于曹操“空口白牙”讨要军队,无疑是利用了袁绍和吕布的矛盾,逼着袁绍向形势低头,为自己火中取栗。

奸雄之名,诚不虚也!

在此事之中,参与者有被陈宫当枪使的张邈兄弟、董昭兄弟、魏种,还有吕布的好基友张扬。

曹操心中有多恨他们几个,可想而知!

董昭、魏种心中如何慌得1批,自然也就不难理解。

后来,陈宫又在徐州暗戳戳地搞事情…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