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上(5 / 5)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757 字 2024-07-06

比如青徐集团的首领臧霸遭到软禁之后,便在执金吾任上终老。毫无疑问,彼时的臧霸是绝无可能染指中军权力的。

(文)帝疑(臧)霸军前擅去,今意壮乃尔。遂东巡,因霸来朝而夺其兵。--《魏略》

(文帝)征(臧霸)为执金吾,位特进。每有军事,帝常咨访焉。--《魏书臧霸传》

按照张金龙的统计,两汉时代掌管宫城护卫的卫尉,所辖兵员约接近3千人;按照滨口重国的统计,卫尉的下辖兵员则超过1万。

与此相对,在8校尉独立之后,执金吾麾下直属的缇骑、执戟加上所署官吏,总数不超过8百,比卫尉系统要少得多。

注:见张金龙《汉代禁卫武官制度研究》。

不难看出,两汉时代,虽然京师的人口多、面积大,但负责京师安保的力量却极端薄弱;大部分兵力都被投入宫城,负责维护皇帝的个人护卫。

两汉的禁卫官职,虽然名目繁多,但线索十分清晰,按照护卫对象与活动范围而言,可以分为3级。

最核心的层级,便是负责皇帝个人安保的光禄勋(郎中令),其下辖的主要力量,便是由官宦子弟组成的郎官系统。散郎(侍郎、议郎)负责顾问应对,郎中、中郎则负责皇帝的寝宫护卫与出行安全。在虎贲、羽林出现之后,光禄勋的职能进1步完善。

在核心层级之外,便是负责宫城安保的卫尉(中大夫令),他们负责在宫城之中巡逻。另外由于两汉的宫城1般建设在城市南边,因此卫尉系统,也被称作南军,这1系统的卫士人数在京师的护卫力量中占据最大的比重。

在殿中与宫城之外,便是负责京师治安的执金吾(中尉),即北军系统。

随着时间推移,执金吾的地位与权势不断下降,其执掌也被8校尉(5校尉)与城门校尉所瓜分。虽然它在名义上仍然是北军系统的首脑,但实际的直辖权力已经严重遭到削弱。

北军之中的8校尉,在西汉时主要卫戍行宫、园林,在东汉时被裁减为5校尉,开始“绕宫屯兵”。

虎贲、羽林、郎中署皆严宿卫,宫府各警,北军5校绕宫屯兵。--《续汉书礼仪志》

由此可知,5校尉的活动范围虽然仍在宫城之外,但已经逐渐接近皇帝的居所,与光禄勋、卫尉系统互相表里。

换言之,本该在名义上宿卫京师(主要是宫城之外的地区)的两汉校尉系统,终不免成为皇帝的私人禁脔。至于“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的北军首脑执金吾,在东汉时代沦为“主兵器”的清贵散职。

本书中,云某将光禄勋职能放大,小说家言,诸位大大1笑而过,不必较真。

因为,在赵旻欲全面架空刘协、按照历史上曹操的中军制改革的背景下,再详写5校尉,殊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