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下(5 / 5)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695 字 2024-07-06

氏长子曹丕,以年长缘故,对此忌恨最为强烈。

曹丕登基后,曾下诏诛杀在自己年幼时、轻视自己的叔父曹洪。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魏书9》

曹洪是开国元勋、先帝救命恩人,下场尚且如此。丁氏歧视卞氏母子,仇怨相及、连累着侄子丁仪、丁廙被曹丕敌视,也顺理成章。

丁仪成年后,曹操曾想招丁仪做驸马,将长女清河公主下嫁。两家再次联姻。

(魏武)闻(丁)仪为令士,虽未见,欲以爱女妻之。--《魏略》

此女便是长公主“清河公主”。

清河公主是丁夫人1手带大。生母是刘氏,丁夫人的侍女。

将长女嫁给老乡儿子,也完全符合曹氏、夏侯氏、丁氏3家相互通婚的传统。

曹丕听闻,念及旧怨,挟私报复,从中作梗。

曹丕找到父亲,摆出1副真诚脸,说丁仪“眼神儿不好”(单目失明),而姐姐是个“颜值党”,担心姐姐嫁过去受委屈。力主将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懋。

5官将曰:“女人观貌,而正礼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以为不如与伏波子(夏侯)楙。”--《魏略》

5官将即5官中郎将曹丕,正礼即丁仪,伏波即夏侯惇。

丁仪与驸马之位,失之交臂,大受打击。

此后,2丁对曹丕更加忌惮怨恨。遂拜入曹植门下,各种乱咬、各种打黑枪,完全成了王莽的孔光、曹操的郗虑。

毛玠、徐奕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魏书2十2》

崔琰、徐奕,1时清贤,皆以忠信显于魏朝;丁仪间之,徐奕失位而崔琰被诛。--《傅子》

按说曹植也是卞氏之子。2丁理当远离。为何改投曹植门下?

原因有2:

1者、曹植年幼。对丁氏离异(197)前的事情印象不深。

曹昂死时,曹丕十岁,曹植仅5岁。

曹丕那时已经记事儿了。《典论自叙》中还记载了自己在宛城骑马逃生的惊险回忆。

以此度之,曹丕对丁夫人的刻薄,必然印象更深。

建安初,上(即魏武)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

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典论自叙》

2者,曹植轻佻放纵,不施威仪,无人君之相,换句话说,1身市井游侠气!

(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魏书十9》

这是为尊者讳之言,要结合语境理解…云某不赘言,总之,这绝非是在夸陈思王曹植。大意便是云某所说之意。

虽然同为卞氏之子,相比阴刻寡恩、睚眦必报的曹丕,曹植的性格无疑是好太多了。

云某在说1句,丁冲字幼阳,丁原字建阳,由3互法可知,并州刺史丁原绝非并州人,那么,他有没有可能是豫州沛国谯县人?与丁冲有何关联?

丁原籍贯,云某无能,未查出来。

今日朋友盛情难却,云某多喝了那么23两,万幸情绪并未激动。

本章先说到这里,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