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将军,刘表被授予镇南将军,袁术被授予左将军,陶谦被授予安东将军。
是岁,韩遂、马腾等降,率众诣长安。(李傕)以(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马)腾征西将军,屯郿。--《魏书董卓传》
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刘)表为援,乃以(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魏书刘表传》
天子都长安,4方断绝,(陶)谦遣使间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魏书陶谦传》
1时间,关东诸侯人人眼红,纷纷加大了表奏伪职的力度,几乎掀起了军号竞赛。
彼时的汉献帝,年幼无知,对典章礼法也不甚了解。他在建安元年(196)迁都许县之后,还求助于袁绍幕僚应劭,为朝廷“重典制度”。
时(天子)始迁都于许,旧章堙没,书记罕存。(应)劭慨然叹息,乃缀集所闻,著《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应)劭所立。--《后汉书应劭传》
因此,对李傕等人的奏请,献帝也并未察觉到任何不妥。他在东迁途中(195-196)还多次为属下加官进爵,被嘲笑为“垒壁群竖,竞求拜职”,乃至印章不够用,随手“以锥画之”。
(献帝)拜胡才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皆假节开府。其垒壁群竖,竞求拜职,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后汉书董卓传》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献帝这种毫无原则的封拜行为,进1步加剧了军号的猥滥崩坏。
曹操年轻时,其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出任“征西将军”,但在初平(190-193)、兴平(194-195)短短数年的洗礼之下,曹操就已不再满足于“4征”之号。建安元年(196)曹操挟天子之后,竟然破天荒地封自己为大将军。心态之膨胀,不言而喻。
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让县自明书》
(建安元年)9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魏书武帝纪》
昔日(189)董卓上洛,矫情忍性,擢拔群士;对自己的部曲封拜,则颇为克制。
不料短短数年,神州大地便掀起了恐怖的军号竞赛,乃至“医师、走卒皆为校尉”,最终形成“郡郡作帝,县县自王”的荒唐景象,这大概是董卓所始料未及的。
诸将或遣婢诣省閤,或自赍酒啖,过天子饮……又竞表拜诸营壁民为部曲,求其礼遗。医师、走卒,皆为校尉。--王沈《魏书》
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英雄记》
何其荒唐也!
且看赵旻如何改变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