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5(4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845 字 11个月前

的姓名特征看,羌渠、于夫罗、呼厨泉、去卑明显是胡名,与刘渊、刘豹、刘聪、刘曜这种高度汉化的名称大相径庭。

因为这两个家族,1支出身匈奴王庭,1支出身屠各贵族,本就没有太大联系。

学者唐长孺在《魏晋杂胡考》中认为刘渊假托世系,是因为匈奴王庭的主体在西晋时代已不复存在。

1个掌握实权的屠各酋长(指刘渊),比南单于、左右贤王的号召力要大得多。

刘渊假托单于之名,联合匈奴余众恢复旧业,更加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其实“假托世系”这1现象,在中国古代数见不鲜。

前赵刘渊假托为于夫罗之孙,大夏的赫连勃勃,亦假托为“右贤王去卑之后”。

由于于夫罗与去卑同族,因此《晋书》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赫连勃勃乃是“刘元海之族也”。

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元海之族也。--《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注:唐修《晋书》为避李渊名讳,改称刘渊表字,刘渊字元海。

至于《铁弗刘虎传》亦称传主刘虎为“去卑之孙”,则时代久远,晦暗难明。

铁弗刘虎,南单于之苗裔。左贤王去卑之孙,北部帅刘猛之从子。--《魏书铁弗刘虎传》

概而论之,两晋南北朝时代的胡人贵族,尤其是匈奴支属,特别喜爱与于夫罗、呼厨泉、去卑家族攀亲。

其目的无非是借用曾经的南单于名号,替自己增加1些“族望”方面的筹码。

有趣的是,这1现象并非胡人独有,汉人亦然,且更有过之。

南北朝时代,出身庶族,却假托祖上为门阀大姓者不可胜计。

梁武帝甚至专门派人对家谱造假现象进行过探查辨伪,可见这种行径在当时已经蔚然成风。

从某种意义上看,南北朝时代的汉人假托世系,是因为9品官人法特别注重出身族望,因此不得不为之;

但胡人…居然也乐此不疲,这颇令人费解。

这1特有的历史现象,也可侧面反映出魏晋时代胡、汉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5胡乱华,究其根本,实则是汉对胡压迫太过而引起的反抗。

但纵观当时大势,西晋不但压迫胡人,对黎庶的压迫,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如此靠血腥政变得位、视黎庶如奴隶的王朝,不亡简直天理难容!

后世人只看到胡人对汉人的压迫,但谁又能清醒认识到,在此之前汉人对胡人的压迫,以及士族门阀视黎庶如牛马的做法?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