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最初盗掘的是汉灵帝的“文陵”,借何太后下葬的时机而搬取宝物。
及何后葬,开文陵(灵帝陵墓),(董)卓悉取藏中珍物。--《后汉书董卓传》
汉灵帝是冀州河间国人,而何太后则是荆州南阳人。
按照“妻死从夫”的陪葬传统,何太后应与刘宏合葬。
董卓对灵帝1贯厌恶,曾公开宣称“每念灵帝,令人愤毒”。
再加上他对何太后极为反感,因此老贼盗取文陵。
(董)卓议欲废立,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后汉书董卓传》
值得注意的是,董卓最初的盗墓行为(189),并非暴力强拆,而是借“何后下葬,重新开陵”的机会。
换言之,其口号上是冠冕堂皇的,行为上则是偷偷摸摸的,并非大张旗鼓地作恶。
至于两年之后(191),董卓与关东军阀鏖战失利,焚毁洛邑,西迁长安。
此事使得洛阳“2百里无复孑遗”,乃至吕布带头掘毁棺椁,搜刮宝物,那就是纯粹的破罐子破摔、丧心病狂了。
(董)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2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后汉书董卓传》
因此,陈寿所谓的董氏上洛之初(189)便“盗墓毁陵”,难免言过其实。
从董卓“矫情忍性、擢拔群贤”的行为上看,他最初并非纯粹的恶魔,确实曾尝试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而真正的盗墓高潮,发生在兵败洛阳(191)的前夜。
但话再说回来,董卓盗墓是贼,曹操盗墓便不是贼?
还是因为读书人的事,不能叫偷?
呵呵。
这1章先到这里,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