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董昭彼时的政治任务来看,他不仅不受信任,还经常被赋予危险使命,其背后不乏曹操的试探之意。
比如建安4年(199)曹操征河内,张杨部将薛洪、缪尚坚守不降,曹操竟派遣董昭“单身入城”,进行游说。
按董昭曾为张杨僚属,可知其存在与守将共同叛乱的可能;
而作为改投曹操的昔日同僚,董昭又存在遭到薛洪、缪尚杀害的隐患。
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袁)绍救。太祖令(董)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魏书董昭传》
总而言之,曹操对董昭的态度,与他对1般降将并无不同。
这也是曹老板的惯用套路。
曹老板对待降将,基本都存在试探、惩戒的政治考量;
通俗而言,即借人头以表忠心。
董昭待遇如此,张辽、庞德待遇亦如此。
(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护军(薛悌)勿得与战。”--《魏书张辽传》
樊下诸将以(庞)德兄在汉中,颇疑之。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关)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魏书庞德传》
综上所述,董昭在曹操手下做事,是怎样1种战战兢兢的心态,便可想而知。
刘晔的情况,与董昭类似。
满宠亦然。
曹操最大的性格弱点,就在于此:
他太爱猜忌了!
罗贯中先生在演义中,便对曹操这1性格进行了渲染。
但话说回来,曹操这种性格的养成,则与其人早期经历息息相关。
曹操但凡不那么猜忌,或许天下便可在其人手上1统。
惜哉!
下1章,咱们结合董昭这种战战兢兢的心态,剖析1下其人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