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关东时,李傕便公然指责曹操“自立天子”。
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魏书十3钟繇传》
毫无疑问,这是陈寿留下的曲笔线索。意在证明,关东谋立新君(刘虞),曹操亦参与其中。
这不难理解。
如果不立新君,关东诸将的性质就是“叛军”;
但拥立新君,关东诸侯则可以堂而皇之地“奉天伐罪”,1跃成为“王师”。
袁绍、韩馥彼时为了强化刘虞的法统,甚至不惜造谣,称刘协非灵帝亲子。
与其说他们是“戏精上身”,不如说是“形势所迫”。
馥以书与袁术,云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韦曜《吴书》
注意:虞不敢受帝号,但依然与袁绍联合。
而绍则借刘虞之名擅署官职,2者合作愉快。
刘虞之立,也是张燕对抗袁绍的导火索。
因为张燕的官位是灵帝赐予,自然会拥护灵帝子嗣(献帝);
而刘虞不过远支宗亲,在张燕眼中,是伪帝无疑。
我们再来关注1下:曹操的兖州发迹史。
曹操在兖州的发迹过程,诸书语焉不详。基本都是前后颠倒、缺载甚多的秽史。
1言蔽之,曹操在兖州的兴家史,本质是“袁绍在河北的开拓史”。
曹操不过是作为附庸、参与其中。
可以讲,曹操从“东郡太守”到“兖州刺史”的过程中,全部是以“袁绍偏师”的形象出现。2者的关系,可以类比为“孙策之于袁术”,属君臣关系。
关于此事,云某之前做的那个袁曹编年史中,有简要介绍。
本章先到这里,下1章,咱们详细介绍1下,曹操是如何从1个身上掏不出1百个5铢钱的穷小子,摇身1变成为大军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