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上(5 / 5)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411 字 11个月前

在此背景下,夏侯玄毫无作案动机。

他对司马氏专柄不满是真,但他放弃抵抗也是真。

从现存史料来看,夏侯玄返回洛阳之后,已经意识到司马家族容不下自己,因此竭力自保。

夏侯玄在洛阳遭到软禁期间(249-254),从未公开发过牢骚,只是“怏怏不得意”。

玄素贵,以(曹)爽故废黜,居常怏怏不得意……玄既为海内重人,加以当大任,年时方壮而永见废。--王沈《魏书》

在夏侯玄受诬下狱,廷尉钟毓奉司马师之命连夜杜撰供词,以便“与事相符”时,夏侯玄也只是“颔之而已”,未加辩驳。

(钟)毓以其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谋反)事相符,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魏晋世语》

直到“临斩东市”时,他依然“颜色不变”,显露出看淡生死的气度,维持了名士风骨。

可见夏侯玄被诱骗回洛阳之后,便已经放弃幻想,且预料到了自己的下场。

那么问题又来了:

司马师为何非要杀昔年挚友夏侯玄不可呢?

这个问题,咱们下1章再聊。

夏侯玄之死,1把揭开了汉末3国魏晋长达百年历史的遮羞布,将这段历史中的黑暗面、血腥面,彻底暴露无遗。

他的死,是无数仁人志士、忠臣孝子之死的缩影。

当然,也反衬出司马家,乃至曹家的残暴和冷血。

唉!

云某在读曹爽和夏侯玄这对表兄弟的传记中,恨不得仰天悲啸!

意难平啊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