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谯周甚至据此著书立说,论述上古帝系脉络,可为1证。
初,(秦)宓见帝系之文,5帝皆同1族,宓辨其不然之本。又论皇帝王霸豢龙之说,甚有通理。谯允南(谯周字允南)少时数往谘访,纪录其言于春秋然否论。--《蜀书秦宓传》
所以说:
即使1部史料中存在荒诞不实的色彩,也不宜因此弃之不用。
尤其是在同时代史料存量不足的情况下,对遗存的史料,便更需要审慎看待。
抛开修史的时代背景与史官的私德,单纯从古代的社会环境看:
可知史料的杂芜、荒诞乃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古代社会生产力欠发达,人们对自然万物充斥着离奇的想象,便不免存在各式各样的荒诞记载。
今日所见星占、卜筮、望气1类的神秘文化,在古代均属于“数术”范畴,即古代科学。
陈寿甚至不厌其烦地将之录入《3国志》中。《魏书卷2十9》、《蜀书卷十2》、《吴书卷十8》均带有方技神秘色彩,《魏书》与《吴书》尤甚。
注意:《魏书》为管辂(o)、周宣、朱建平等术士立传;
《吴书》为吴范、刘惇、赵达等术士立传,文多不载。
《蜀书》情况稍好,但《谯周传》中也明显带有秘术理论,比如陈寿坚信谯周依靠占卜之法,预测了死亡之期云云。
(谯)周语予(指陈寿)曰:“……今吾年过7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疑(谯)周以术知之,假此而言也。--《蜀书谯周传》
显而易见,以今日的视角来看,《3国志》也充斥着文化糟粕。
那是否应该1并毁弃呢?
毫无疑问,这种想法是不足取的。
推而论之,王沈《魏书》、鱼豢《魏略》等带有叙事立场的史料…
其虽然涉及诸多弊端,却不宜视作秽史、稗史,而应与《3国志》详略互参,互文见义,以达到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目的。
这样不仅可以对史料有更深刻的认知,也可以从更多角度审视3国时代的历史事件。
同理…
《魏书》(北魏官修史,著名秽史,秽的程度与《晋书》不相上下,简直不能看!)中的相关记载,亦应如此处理。
中午…
有酒局,没喝多,但耽误了午休和码字;
晚上…
还有酒局。
云某力争11点之前上传第2更。
剧透1下,庶哥未来几章,要开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