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至此、陪伴母亲教导孩儿。”
苟哥、伏寿2人闻言同时1怔。
夫妇2人对视1眼,同感惊骇万分。
2人之间的秘密,就此轻易被亲儿子察觉。
长公主刘滢的心思,虽不似刘嗣这般重,但别忘了,其人的父母是何等人物。
于是刘滢也用力颔首。
“诚然如此!大人未至时,孩儿常为母亲责骂,大人至此后,母亲非但未责骂,且对孩儿颇为温柔,孩儿亦望大人时时至此陪伴母亲。”
夫妇2人闻言,心中宛若翻起惊涛骇浪1般。
然而…
这对夫妇何许人也?
只见伏寿微微1笑。
“阿嗣、阿滢休要胡言,我之所以烦躁,皆因我学识远不及太子太傅、唯恐不能妥善教授你2人之故。
而太子太傅至此,我便心安矣。以是故,太子太傅未至时,我因烦躁而责骂你2人,太子太傅至此后,我便不再烦躁,自不会再责骂你2人。”
小刘嗣嘻嘻1笑,向亲娘、大人恭敬行礼。
“既如此,请大人时时至此、教授孩儿等学业,亦请母亲大人催促大人时时至此。”
苟哥、伏寿2人欣然应允。
伏寿芳心得意洋洋。
“哼!我有乖儿子、乖女儿,赵府那些小妖精,如何与我斗?”
1念及此,伏寿半撒娇半命令道。
“夫…咳咳,太子太傅,此乃太子之命,你是否遵从?太子太傅已知,卿不至此,妾便烦躁不已。”
苟哥最受不了自己最心爱的大老婆撒娇,尽管伏寿是半撒娇半命令。
于是苟哥骨头瞬间1酥、忙不迭行礼。
“皇后、太子尽管放心,臣必遵从太子之命。”
小刘嗣趁机实锤此事。
“孩儿知大人需忙于国事,故而大人以为,何时方便教授孩儿等?”
伏寿趁热打铁。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皇儿午时1刻用午饭、午时3刻用罢午饭,未时3刻午休完毕。
是故,妾以为太子太傅当于午时之前入宫,酉时之后出宫,不知太子太傅意下如何?”
如果按照伏寿的提议…
那么苟哥这1天,上午要处理政务、军务直至11点之前,然后11点到12点之间进宫陪自己儿女,12点到1点45陪自己大老婆午休,1点45到5点继续陪自己儿女…
苟哥的生活可谓忙碌、充实又幸福。
但是…
问题是苟哥不止伏寿这1个老婆;政务军务也不是说停止处理,就能停止处理的。
伏寿的控制欲和心机,在此事之中暴露无遗。
苟哥对此哭笑不得。
“皇后,不如旻在长秋宫处理卫府之事如何?”
伏寿要的,就是苟哥这句话。
于是伏寿煞有介事道:“长秋宫当然不可。然则…君位于宫中之衙署,可任由君改建、甚至于扩建,妾可携太子、长公主同去彼处,不知君意下如何?”
苟哥对此瞠目结舌,饶是其人素来辩才无碍,此刻也不知应如何作答。
而这时,轮到小刘嗣表演了。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概而论之,商朝有庙无谥,周朝有谥无庙,秦朝无庙无谥,汉朝庙谥兼备。
比如殷商成汤,是太祖乙,这明显是庙号;
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以及齐桓公、晋文公、郑庄公、秦孝公、秦昭襄王赢稷、赵孝成王赵丹等等皆谥号;
秦朝…
秦始皇、秦2世可有庙号和谥号?
那么问题来了,两汉皇帝们,每1个都有庙号和谥号吗?
两汉之君主皆有谥号,但相对于谥号,庙号的数量则十分有限,因此汉代君主同时具备谥号、庙号者极少。
西汉唯有高帝刘邦(太祖)、文帝刘恒(太宗)、武帝刘彻(世宗)、宣帝刘询(中宗)有庙号。
东汉唯有光武帝刘秀(世祖)、明帝刘庄(显宗)、章帝刘炟(肃宗)3人有庙号。
严格意义上说,两汉部分君主,本有庙号,比如西汉元帝为高宗,东汉和帝为穆宗。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庙号相继被废黜褫夺。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4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3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后汉书献帝纪》
汉世之后,庙号趋于猥滥,发明了诸如文宗、武宗、景宗、圣宗、神宗1类近乎于谥号的庙号,使得人人有份,沦为俗物,不得不说是1种历史的悲哀。
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3代(夏商周),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降及曹氏,祖名多滥。--《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