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
高祖之号,始见于商代。商高祖王亥,以世系而论,当是成汤(商太祖)的7世祖。
注:王亥相关考证,见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换言之,高祖之庙,当源自追封,最初与太祖的庙号并不冲突,亦无相似之处。据而考之,高祖当是太祖的远世先祖,荣衔性质较浓。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高祖与太祖不仅地位越发趋同,连世系也愈发接近;往往出现父子之间,1为太祖,1为高祖的情况。
关于这1问题,虽然目前没有明确定论,不过我大胆猜想,高祖当为太祖的替代品。尤其是魏晋之后,“高祖”往往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太祖”。
王朝的肇始之主,之所以得不到太祖的庙号,是因为后世的继承统绪出现问题,往往出现“小宗入继大宗”的现象。
小宗并非王朝嫡脉,为了避免自身合法性的非议,必然要刻意削弱奠基之君的地位。这便导致开国之君,得不到太祖的庙号,只能得到高祖的荣衔。
需要注意,庙号与谥号均是死后追封,因此无论君主功业高低,都无法在生前确定自己的庙、谥。2十5朝中,生前便定下庙号的,唯见曹叡1例(魏烈祖)。
帝(指曹叡)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章武之舞。--《魏书明帝纪》
曹叡方在,而先定庙号,可笑无过此者。--《通鉴辑览》
因此,高祖与太祖的庙号,实际由该王朝的后世之君赐予。后世之君所处的政治环境,往往与前世有所差异,所以考虑的问题也相对复杂。
简而言之,1个君主的庙号如何,与其功绩不完全相关,倒是与其子孙的政治考虑有关。
那么问题又来了:
最高地位的庙号,究竟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