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父为太祖,子为高祖。
武皇帝(曹操)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文皇帝(曹丕)应天受命,为魏高祖,乐用咸熙之舞。--《魏书明帝纪》
在魏朝的庙制中,曹操是太祖,无可置疑。曹丕虽是庶出,但居庶子之长。同时,曹丕生母卞氏后来被曹操扶正,又使曹丕具备了嫡子的身份。
(2十4年)秋7月,(曹操)以夫人卞氏为(魏)王后。--《魏书武帝纪》
因此,虽然曹丕上面有曹昂这个兄长,但曹昂早死且无子,曹丕自然可以充当魏朝的正统代言人。
换言之,曹操被追尊为太祖,不会损害到曹丕与曹叡的正统性。
然而,到了群贼当道的晋朝,却变了。
晋高祖是司马懿,晋太祖是司马昭。父为高祖,子为太祖,与曹魏恰好相反。
武帝受禅,上(司马懿)尊号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庙称高祖。--《晋书宣帝纪》
武帝受禅,追(司马昭)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晋书文帝纪》
就西晋立国的功绩而论,司马懿明显强于司马昭。因此司马昭获得了最尊贵的太祖庙号,便不能不引起注意。
这与西晋的王朝统绪有关。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