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被废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臧否群士,议论朝政”。
廖立由于年资与诸葛亮相似,曾1度认为自己“宜为诸葛亮之2”,还与李严等人争权,乃至“心怀怏怏”。
(廖)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2,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蜀书廖立传》
诸葛亮废黜廖立时,曾称他“事君无忠孝之心”,又说他“守长沙则开门就敌”,把廖立塑造成不忠不孝的恶人。
(诸葛)亮表曰:“(廖)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闟茸其事。”--《诸葛亮集》
实际这两点借口,均是不实之词,是诸葛亮刻意捏造的借口。
廖立弃守长沙时(215),荆南诸郡均望风归降(见《吕蒙传》),按孟达所言“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1还”的局面,廖立能够抛家舍业,重返刘备麾下,已经算是有情有义。
建安2十年,(孙)权遣吕蒙奄袭南3郡,(廖)立脱身走,自归先主。--《蜀书廖立传》
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1还。--《孟达辞先主表》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