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着自己进行资本运作的。
自己不会赚钱,那就让会赚钱的人帮自己赚钱。
说完摊了摊手,道:“我也是从这开始看见的,后面的大家都看见了”。
娄姐回想起父亲等人上上周在跟李学武开会时所说的那个数字是……
想到刚才李学武说的话,没等他回复,便继续解释道:“在港城,商业银行的投资方向就有房产建筑业”。
“例数商业银行所出现的银行危机,有一大部分是跟房产业有关”
廖氏银行根基不稳,经营策略冒进,六一年受到谣言攻击,信任危机直接就造成坍塌了。
李学武吊着眼睛撇了二大妈一眼,见着刘光福看过来,眼神里有些不服气,上去就是巴掌。
“港城的金融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由于东南亚殖民地在1718世纪不断扩展,导致大量资金从大陆流入港城”
可这刘光福闹的不对劲,咋能在院里跟邻居们耍这个混呢。
再一个,刘家老二背着李学武干的那些事厂里都传开了,他不觉得李学武会不知道。
同丑国金融危机中农场主把牛奶倾倒进河里是一个道理。
李学武听娄姐把港城现在所面临的危机和情况全面的讲述了一遍后,问道:“答案呢?”
“红什么?”
“我可不传这个话”
“我一出门就看见……”
李学武微微眯起眼睛道:“十吨黄金,在港城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但加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有可能撬动港城整个金融业”。
见闫富贵说完了,又看向低着头,抱着胳膊的刘光福问道:“你三大爷说的是这回事吧?”
她是一直把热闹看完了的,看着李学武出了垂门往西院去后才回了中院。
“那个……咳!”
“当银行被收购完成,我这边的市场也能通过五丰行跟那边打通,这是给银行的第一笔业务,也是盘活资产的第一步”
娄姐翻了翻白眼,她现在已经懒得再听李学武狡辩了,扔了手里的文件,一屁股坐在了办公椅子上。
李学武好笑道:“等你去了港城,你就能见识到更不要脸的了,月利率能要你5%还多他们才是不要脸呢”。
闫富贵倒是机灵,听见李学武叫三大爷,知道该怎么说。
娄姐很配合地给出了正确答案,这是她去港城的资本,自然是了然于心的。
娄姐呆呆地看着李学武,她从港城来的资料上可从来没有看见过房贷一词,好半天才开口问道:“所以这些房屋贷款也是优质资产?”
李学武是一边打着刘光福,一边问着红什么。
“第二步就是收购一家房地产公司,全资控股,用于开发银行账面上的旧楼,清理这些烂账”
娄姐有些哑口无言了,她是充分了解了港城的社会现实,以及金融架构、社会人文等情况后才看这个的。
娄姐看着李学武坐在了自己办公桌的对面一副认真的表情,不置可否地学着李学武耸了耸肩膀,道:“好啊,东家检查我工作了”
刘光福没看一大爷,抬起头先看了二哥一眼,又看了他爸,见一家人都没有个狠劲儿,知道事情完蛋了。
这么一合计,李学武应该算是为集体做贡献了。
现在有一家年轻人都想去,又愿意使用他们的单位,即便是在钢城,那京城这边也是愿意的。
“哪里狠了?”
前院的热闹也没啥可看得了,李学武打的狠,二大妈想拦着,却是被儿子拽的死死的。
“你们开会时说的百分之四就是房贷利率?”
周围人见闫富贵看过来,都往后撤了一步,表示他们只是看热闹的,不想做证。
现在京城里管事的,但凡有点脑子的都希望这些闲的蛋疼的年轻人都走了才好呢。
李学武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代我跟他说一声感谢”。
去年,港城银行业收紧房地产贷款,导致大批地产商倒闭,800多个底盘成为了烂尾楼,地价、楼价、租金暴跌。
说完他自己都不信地闻了闻。
李学武微微眯着眼睛,一边示意娄姐思考,一边提示道:“要做银行的,什么才是你的主要业务?”
“没有!没有我们家的事!”
“不要全信他们”
刘光福被打的躲不过,直到坐在了地上才算是躲过了一劫。
娄姐又翻了几页,道:“前年,也就是六四年,港府发表了一份重要文件,《房屋政策白皮书宣布要在十年内建成190万个徙置单位,和29万个廉租屋,并放宽入住徙置屋的资格”。
可惜了,他强调的不是娄姐期待的那个词,也使得娄姐接下来的语气有些公事公办的意味了。
李学武捏着手指道:“收购一家银行不仅仅是要接受其整体架构和成熟的管理模式,还要接收其本身存在的债务和烂账”。
“知道,数字很好记”
就像李学武所说的那样,他不懂经济,但他懂未来。
一大爷微微皱眉,看了李学武一眼,示意闫富贵继续说。
“这怎么可以!”
娄姐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