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居正还乡,高拱内阁!(3 / 3)

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大臣的时间短暂,但承平盛世的首端,却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人,注定青史留名,标榜千古。

能如此退场,再也不返回朝廷、内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知足”二字,听得张居正袖袍下的手不由得握紧了,面上却笑着点点头,道:“现如今,倡圣道,无需我在朝领权,游于江湖之上,为圣朝盛世讴而歌之,不在于朝胜在于朝,是啊,我该知足的。”

后头这些话,张居正似是在对海瑞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自此泛舟五湖,浪迹天下,亦不失豪杰本来面目。

以豪杰而终,是天下无数人求之不得的事,但他是张居正啊,才三十多岁啊!

说到这里,诸言尽休。

张居正、海瑞相互施礼道别。

……

作为前首揆最忠实的门徒之一,大理寺卿的黄清不可避免遭到了参劾,从朝廷大理寺卿“升任”了南京吏部尚书。

大明朝,顺天、应天两套朝廷班底,官秩是相同的,但谁是真正的大明朝堂官,谁是虚假的,不言而喻。

差不多是前后脚,张居正刚从京城离开,黄清也随之离开了京城。

新上任的大理寺卿,是高拱的同年好友王材,从南京太常寺卿升迁。

随着高拱登临巅峰,嘉靖二十年的进士同年情谊逐渐有了转和,秦柱、宋伊、符汝登、吴三乐、裴宇、杨宗气、晁瑮、陈豫野、林树声等十数位官员进入了朝廷。

高拱也没忘了好友孟淮等人,门生卢煌、吴兑等人,一共数十人,迅速填补了“张门”官吏离京,一些六部衙署重要位置的缺。

被调离京城的官员数量远不止这些,但高拱吃肉,总不能不让其他阁老喝汤,即便胡宗宪、李春芳、王崇古和正在陕西执行国策的陈以勤,都在圣意暗示下,推荐了些正直官吏进京为任,完全填上了京官的缺。

大明朝廷,正式进入高拱内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