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菜涨价(3 / 4)

小本生意。”林秋然想让于婶儿做这个,主要是因为街上卖烧饼、豆浆油条、包子的已经有了,每样都有两三家。

有的生意好有的生意不好,再去抢那个,划不来。酱香饼就不错,来街头都是寻常百姓,太贵了不成,太难做的也不成。这个吃了顶饿,味道也好,那些干力气活的肯定爱吃,林秋然觉得,味道并不比肉包子差。

还方便按斤卖。

桃花咬着饼,一直听着这些话。

于婶儿张张嘴,眼睛一直看着林秋然,看了半响,她眼睛酸涩,鼻子也开始发酸,“可这是你做的,秋然,婶儿不能”林秋然道:“当初去于家庄做席面,婶子不也没想着活儿是您找的,一直说这是我自己本事。”

没有当初,就没有现在,林秋然觉得十文钱不够还这个人情。林秋然道:“方子我告诉你,教你咋做,先试试,不成就给桃花他们做着吃,我看桃花挺爱吃的。”

桃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于婶儿抹了把脸,“婶子先谢谢你,这我真是……”于婶儿很想打包票,说以后真做成了怎样感激林秋然,可虚无缥缈的事,她怕林秋然不信,倒不如做实事。

林秋然道:“都是小事儿,这也不算什么方子。婶子你看这个酱,是两勺蒜末三勺胡葱碎,两勺豆酱一勺糖,还有一勺生粉,加水调匀,这么多酱,放大半碗水就行。”

于婶儿越听越迷糊,前头的还记着,后面的就忘了,“啥来着?几勺豆酱?”

桃花先看了林秋然一眼,然后说道:“娘,是两勺豆酱一勺糖,一勺生粉加水调匀,加大半碗水。”

林秋然笑了笑,“对,做饼得香,烙得时候油不能少。要想饼软一些就用温水和面,比寻常烙饼加的水多一些。中间出层也不用直接抹油,调点油酥抹上就行了,能省些油。”

于婶儿点点头,林秋然又笑着问了桃花一遍,桃花记得很是清楚,能一字不差地重复下来。

林秋然不禁想这个孩子真聪明,才听一遍就记住了。也不知只在厨艺这一面如此,还是做什么都这样。

晚上林秋然就烙了几大块酱香饼,配着红烧肉和土豆炖鸡吃的。吃了饭,孙氏见时辰不早了,催着于婶儿快回去。但于婶儿没干,非得把锅碗刷了才走。

他们一家五口,大虎二虎能吃,得吃萧家多少粮食。过来是因为上次给拿的肉多,这回又吃,林秋然还把做菜的方子给了她,这欠多少人情。于婶儿当初只帮了个小忙,觉得林秋然不容易,现在却要林秋然反过来帮她了。她觉得林秋然真是个好孩子,又觉得羞愧。这么大个人了,还得让小辈馆记。

回去的路上太阳慢慢西沉,秋风吹过,并没有吹散于氏心中的热火。看萧家在城里,她有些羡慕。

车上没东西,爷三轮流推着,这会儿大虎二虎推,李叔歇着。于婶儿和李叔商量,“来县城试试也成,现在也不忙,就跟萧家以前似的,做好了推过来卖。也看看好不好卖,只要能赚钱,租个宅子住如何?有钱,早晚都有买宅子的时候。”

李叔看着俩儿子,"嗯。”

于婶儿又道:“要是真搬过来,让桃花去萧家帮忙吧。”萧家就三人,林秋然还大个肚子,肯定是忙不开的。桃花过去能帮忙,以后也能帮着照看孩子,多个人多出份力,肯定比他们三个在一块儿好。

做生意看着赚钱,可是累人。要是不搬到县城,那这事就算了,把孩子送去,倒像是让萧家帮着照看。

本来家里人还多呢,再加一个八岁的桃花,都不知是去帮忙还是去添乱的。李叔点点头,“成。”

桃花道:“林姐姐帮了咱们家忙,娘,我愿意过去照顾林姐姐。”以往还叫林秋然嫂子,不知不觉间改了口,于氏也没揪着她改。而萧家这边,送走于婶儿一家后,林秋然收拾收拾,先洗了澡,今儿做的菜多,感觉身上有油。

这般连着做了两日菜,天一日比一日冷,萧大石也垒好了院墙,孙氏趁天气好,每日下午就在院子里牵绳子,焯水煮豇豆,林秋然也来,二人晒了不少豆豆干。

转眼到了九月,初一干活,初二这天一大早,林秋然和孙氏就来了赵家。赵实和赵家断了个干净,满月也没请赵家人,婉娘娘家那边的,加上朋友,总共三桌,菜量不大,就没让萧大石过来。没了人捣乱,家里热热闹闹的,来人就夸赵实女儿可爱,屋里笑作一片。林秋然也看了一眼,孩子出了月子,比那日看更可爱。看了一眼,她就来厨房做菜了,菜色早就定好了,感激上次赵实帮忙,林秋然看准备的肉多的,打了声招呼给多做了些,这个天放不坏,赵家可以留着自己吃。怎么说也是她做的味道好。

赵实和婉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是因为那日,对林秋然这般也感激。林秋然干活是需要工钱的,多做这些得好些钱。最要紧的是满月宴很是圆满,客人者都说饭菜好吃。

菜做好了,林秋然告辞,但婉娘道:“饭菜也多,林娘子和孙大娘不介意就一块儿吃点儿吧,我这也都是自家人。”她有了女儿,看林秋然跟着婆婆一块儿干活难免心中动容。林秋然点点头,二人也是第一次在主顾家留饭。二人简单吃了些,吃过饭后婉娘给结了尾款,“林娘子手艺好,赵